某先生:
我今年28歲了,自己工作以來也很努力地成長,在放假的時候會逼著自己去圖書館坐坐看書,但是真的覺得很難靜下心來,我只好逼著自己關掉手機坐在那,發(fā)呆都行。我自己玩玩手機聊聊天吧,我覺得自己應該學點什么,很焦慮。但是真的學習那些東西,又感覺自己興趣不大,只想在家窩著一動不動。有時候看著都市生活大家都忙忙碌碌,自己也會覺得迷茫,好像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我應該怎么辦呢?
晨曦心理咨詢師解析:
二三十歲的時候,很容易因為外界而焦慮,因為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資源和經(jīng)歷讓自己做出很好的選擇,特別是在都市生活中獨自打拼的人。我們很容易地給自己樹立某種模型,希望自己按照這種方式來生活,而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比如自己應該應該要開朗,要合群,要上進,要灑脫等等,似乎我們做到了這些,自己就能擺脫當下的局面。但是,當我們?nèi)鲑M苦心地想成為“別人”的時候,我們就離真實自己越來越遠,也離快樂越來越遠。
不喜歡的事情我們體驗不到快樂和成就感,時時刻刻地要求自己做一件不喜歡的事情也只會讓自己背負莫大的壓力,而無法體驗當下的快樂,甚至逃避、拖延。
而我們沉迷于“努力”的時候,就是對自己的真實的逃避,就像這位先生,逼著自己去看書,雖然自己無法靜心,但是這樣可以擺脫內(nèi)心的焦慮,因為看書學習是一件努力的事情,可以讓自己暫時忘記內(nèi)心那些迷茫??墒?,還是焦慮迷茫啊。我們?yōu)槭裁床荒苷嬲婵纯醋约旱膬?nèi)心呢?
家庭暴力中的受害婦女,假裝丈夫只是有些情緒一時失控,不愿承認丈夫已無可救藥或自己當初選錯了人,因為真相讓人感覺太絕望痛苦,所以面對事實的時候采取了逃避的反應,可是痛苦仍舊存在,直到她們鼓起勇氣解除這段關系,維護自己的權利。
假裝自己正在過想要的生活,能暫時逃避逃避痛苦,但是內(nèi)心潛在的不確定會讓個人在痛苦路上徘徊,缺乏生活方向的安全感。而我們一旦給自己框定某種行動方式,可能性壓縮,人的思維也會變得局限,無法正確地看待世界和自我,找到真正走出痛苦的道路。
周末在家玩手機逛街聊天為什么就不可以呢?通過這種方式就不能學習嗎?而學習知識真的就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和困惑嗎?內(nèi)心的迷茫和焦慮到底從哪里來呢?你的過去有沒有相似的感覺呢?藏在這些行為背后的感覺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去探討的。
也許看起來大家都會有焦慮有迷茫,可是我們每個人的性格經(jīng)歷都不一樣,焦慮迷茫的來源也不一樣,要想真的找到辦法讓自己平和寧靜,需要和你信任并有能力的人進行深入的溝通,幫助你看清問題的真相。如果你需要幫助,可以預約我們的心理咨詢師來陪伴你解決問題。
本文屬于晨曦心理咨詢中心原創(chuàng),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助理申請轉載并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