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黑龍江。一名68歲老人乘坐公交車,嫌司機開得太慢,倆人在車內(nèi)爭執(zhí)幾句后,老人竟上前掄起買菜車將司機砸暈,公交司機被打輕微腦震蕩軟組織損傷在家靜養(yǎng),目前警方已受理案件。
這條新聞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許多網(wǎng)友看完監(jiān)控視頻之后,愈發(fā)憤怒,紛紛表示:“這是犯法行為,危害了社會公共安全,必須嚴懲!”
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老人與司機溝通不當加之老人的情緒失控。一般情況下,個體在情緒失控時是沒有理智的,本能沖動占了意識的主導(dǎo)地位,心中想做什么,行為便會進行積極回饋。老人與司機爭吵后情緒失控,心中潛意識想狠狠教訓(xùn)司機一頓,行為便積極做出反應(yīng)——拿起菜車砸向司機腦部。
受負面情緒影響的行為往往是沖動的、破壞性極強的,所造成的后果很大部分情況也是不可挽回的。因此,我們必須要學會控制自我情緒,時刻警醒自己,放任情緒去影響行為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如果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那么我們與其他動物有什么區(qū)別呢?
老人使得公交司機腦震蕩的同時,也威脅了公交車上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對于老人的懲罰,目前官方還沒有給出結(jié)果,但是大眾希望老人是能夠得到嚴懲的,不能因為他是“老人”的身份而選擇從輕發(fā)落。
如果此次事件的老人被從輕發(fā)落,那么這變相是縱容了倚老賣老的行為,許多人會認為砸了司機的頭,還只受了這么點懲罰,出了氣不虧,社會將會有更多類似事故發(fā)生,危害社會公共安全與公共秩序。此外,對老人的從輕發(fā)落也會刺激大眾的情緒,加深老人的負面偏見,會讓大伙將老人與倚老賣老畫上等號,從而將老人與年輕人放在對立面。因此,對老人的嚴懲能做到很好的警示作用,讓大眾明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們不能意氣用事,同時也能將犯罪行為個人化,犯錯的主體是這個人,而這個人正好是個老人,而不是將此次事件概括化。
本文屬于晨曦心理咨詢中心原創(chuàng),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助理申請轉(zhuǎn)載并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