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心理咨詢:精神分析詞匯9.侵略性 aggressivity, aggressiveness

晨曦小編 | 點擊:167 | 2018-04-04 21:06:50
青島心理咨詢師為您解讀好文:9.侵略性 aggressivity, aggressiveness
題記:侵略性是自我保存的變式,可以對應為死亡欲力(能量)的加入的作用,根據(jù)二元論,那么侵略性就成了主動性,進取心的同義詞 —(青島晨曦心靈驛站注釋)
指一種傾向或整體傾向,實現(xiàn)為真實的或幻想性的各種傷害、摧毀、強迫、羞辱他人等舉止。除了破壞和暴力的運動行動之外,侵略性亦有其形態(tài);所有的舉止——無論是負面的(如拒絕提供協(xié)助)或正面的,象征的(如諷刺)或?qū)嶋H去行動——都能夠像侵略一樣地運作。精神分析指出,侵略性在主體發(fā)展上作用得非常早,而且強調(diào)其與性有混合或分離的復雜關連,因此愈來愈重視侵略性的觀念。企圖由死亡欲力的概念中為侵略性找到一個唯一、根本的欲力基質(zhì),更使侵略性在觀念的演進上達到頂峰。
一般認為,佛洛伊德可能一直到很晚才認識到侵略性的重要性。他自己不也是如此認為嗎? “為什么我們需要花這么長的時間,才決定認識到侵略欲力的存在?為什么對所有人來說如此明顯與熟悉的事實,我們在理論的使用上卻遲疑不決? ”。事實上,佛洛伊德在此提出的兩個問題值得分開處理,因為,雖然阿德勒(Adler)早在1908年提出的自主“侵略欲力”的假設很長一段時間都確實不被佛洛伊德所接受,但反之若說“1920年轉(zhuǎn)換點”之前的精神分析理論拒絕將侵略舉止納入考慮的說法也并不精確。
關于此點,我們可以輕易地在幾個層面上說明。首先,佛洛伊德很早就在治療的經(jīng)驗中碰觸到帶有侵略印記的抗拒:“……原本行為如此端正、高尚的人,如今變成了卑鄙、虛偽或違逆、裝病的人,直到我告訴他這些,并因此使其性格可被克服”。甚且,早在多拉的病例中(《一歇斯底里分析之片段》),佛洛伊德就已將侵略性的介入視為精神分析治療的一個特質(zhì):“其他治療的過程中病人自發(fā)地僅喚起有利于其痊愈之溫惠、友善的傳會(傳會也翻譯成移情、轉(zhuǎn)移。一般稱為移情—青島晨曦心靈驛站注釋)……。反之,……在精神分析中,所有的運動——包括那些具敵意的運動——都被挑起,它們藉由被變成意識的而被分析所利用”。對佛洛伊德而言,一開始,傳會的出現(xiàn)便顯得猶如一種抗拒,而此抗拒大部分起因于他所稱之負面?zhèn)鲿?見:傳會)。
臨床上必然形成一種看法:具敵意的傾向在若干特定的疾病中(強迫[觀念]型神經(jīng)癥、妄想癥)顯得特別重要。矛盾雙重性*的概念含有愛、恨共存于同一層面上的意思——若不是在最根本的后設心理學的層面,至少也是在經(jīng)驗的層面上。讓我們引述佛洛伊德對詼諧所做的分析,他如此表示“……在它不以自身為目的,換句話說,在它不是無辜的情況下,它只為兩種傾向服務……;它或是具敵意的詼諧(用來挑釁、譏諷或防御),或是猥褻的詼諧”。
佛洛伊德數(shù)度提及“敵意欲力”,“敵意傾向”。畢竟伊底帕斯情結從一被發(fā)現(xiàn)起便是愛戀與敵意欲望的結合(它第一次的出現(xiàn),正是在《夢的解析》中“所親愛之人死亡的夢”的標題之下);伊底帕斯理論的逐步推研建構,成功地讓這兩類欲望在各種不同的可能羅布中更發(fā)揮其作用。
這些現(xiàn)象的多變性、其廣延及重要性,需要有一個與第一欲力理論相稱的解釋。我們可以概要性地說,佛洛伊德對此的答復由幾個層面所堆集而成:
1.如果他拒絕去實體化在這些具侵略性的傾向與舉止背后,存在有一種特定欲力;這是因為似乎對他而言,這種概念等于是將一般欲力主要的特征——作為一種人們無法避免的推力(une poussée),這股推力會要求精神裝置一定的工作并使運動開始作用——轉(zhuǎn)向幫助于單一欲力之上。就這個意義而言,欲力為了達成它的目的,即便是“被動的”目的(被愛、被看等等),它需要一個能夠征服障礙的主動性:“每個欲力都是主動性的一部分”。
2.如我們所知,在第一個欲力理論中,性欲力被認為對立于自我保存欲力。一般而言,后者的功能在于保持與確立個人的存在。在這個理論架構下,對于一些如施虐狂與恨這些明顯具有侵略性的行為與感覺的解釋,可在兩大類欲力復雜的互相作用中被找得。對《欲力及其命運》的閱讀顯示出佛洛伊德當時已有一套關于侵略性的后設心理學理論。愛表面地回轉(zhuǎn)成恨只是一種錯覺;恨并非是負面的愛;它具有佛洛伊德指出的所有復雜性特有的起源,其主旨為:“仇恨關系的真正原型并非來自于性生活,而是源自于自我為其保存與維持所做的斗爭”。
3.最后,在自我保存欲力的領域中,佛洛伊德詳細記載了一種為確保其對于對象的掌握活動(見:掌握欲力),有時作為功能,有時作為一種獨立的欲力。他似乎藉由這個概念來意指一個中間領域——介于內(nèi)在于所有功能中的單純主動性,以及為了破壞而破壞的傾向之間。掌握欲力是一種獨立的欲力,連結在一個特殊的裝置(肌肉組織)以及一個確切的演化階段(肛門-施虐階段)之上。然而另一方面,對它而言,“……傷害對象抑或是將之滅絕并無關緊要”,對他者與其苦痛的考慮只出現(xiàn)在具有被虐性質(zhì)的回轉(zhuǎn)中,此時掌握欲力與它所激起的性刺激之間的區(qū)別己難以被認出(見:施虐-受虐狂)。
*:隨著最后的欲力理論的出現(xiàn),侵略性扮演了一個更重要的角色,在這個理論中也占有了一個不同的位置。
佛洛伊德關于侵略性確切的理論可概述如下:“一部分‘死亡欲力’直接為性功能所利用,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即嚴格意義的施虐狂。另一部分并未伴隨此一向外的移動,而是停留在生命體內(nèi),并借助上述伴隨的性刺激(sexuellen Miterregung),在此被力比多地連結……;在其中我們認出,原初的動情受虐狂”。
佛洛伊德往往將侵略欲力*一詞專門用來指稱一部分特別借助肌肉組織而轉(zhuǎn)向外在的死亡欲力。應注意,據(jù)佛洛伊德所述,唯有與性混合,此一侵略欲力——或許自我毀滅傾向亦然——才可能被掌握(見:混合/分離)。
生命欲力與死亡欲力間的二元對立,常常被精神分析師們類同為性與侵略性之間的二元對立,佛洛伊德有時也朝這個方向行進。此種類同需要略作評論:
1.弗洛伊德在《超越快感原則》中,用顯露出重復強制現(xiàn)象的事實來為死亡欲力此概念的提出作辯護,而重復強制現(xiàn)象并非特別與其有侵略性傾向的舉止有關。
2.雖然,在侵略性范圍中,某些現(xiàn)象對佛洛伊德來說變得逐漸重要,它們卻都是那些表現(xiàn)出自我侵略的現(xiàn)象——哀悼與憂郁的臨床,“無意識罪惡感”,“負面治療反應”等等的這些致使佛洛伊德提及“自我神秘的受虐傾向”的現(xiàn)象。
3.從相關概念的觀點來看,生命欲力或愛羅斯*的確不僅僅只是用來涵括那些先前被指稱為性的事實的一個新的命名。佛洛伊德事實上以愛羅斯一詞來表示所有建立或保持統(tǒng)一體的欲力,不但包括了那些具有保存物種傾向的性欲力,也包括了目的在于保持與確立個人生存的自我保存欲力。
4.相關地,死亡欲力不僅只是一個統(tǒng)稱性概念,將先前所有被標示為侵略性的表征毫無區(qū)別地全部包括于內(nèi)。事實上,其中可被稱為生存競爭的一部分的確應歸愛羅斯所有;反之,死亡欲力應該,無疑地以截然分明的方式,承擔起以下佛洛伊德認為的人類的性中無意識欲望所特有的性質(zhì):其不可化約性、其堅定性、其解真實(déréel) 的特質(zhì)、以及,就經(jīng)濟的觀點而言,它將緊張絕對降低的傾向。
*:我們可問,侵略性這個觀念在1920年之后究竟歷經(jīng)了什么樣的修正?我們或許可如下回答:
1.被確認出的侵略性運作范圍擴大了。首先,破壞欲力可以轉(zhuǎn)向外在、再轉(zhuǎn)回內(nèi)在的這種想法,使得施虐-受虐狂不同的變貌展現(xiàn)為一個可以說明許多極為復雜的精神生活形態(tài)的現(xiàn)實。另一方面,侵略性不再僅被應用在對對象或?qū)ψ陨淼年P系中,也被應用在不同審級間的關系(自我與超我間的沖突)。
2.藉由將死亡欲力首先定位于自身之中,藉由將自我侵略當作是侵略性真正的根源,佛洛伊德打破了一個傳統(tǒng)的概念:長久以來將侵略性描述成一種與他人的關系、施加于他人上的暴力。于此處或許應該將佛洛伊德對于人類天生惡質(zhì)的某些陳述,與他自己理論中的原創(chuàng)性兩者相對立。
3.究竟最后的欲力理論是否能更明確地記述侵略性與主動性概念之間的關系?如同丹尼爾•拉嘉許(Daniel Lagache)所指出的,“乍看之下,主動性似乎是個比侵略性更為廣泛的概念;所有生物與心理的過程都是不同形式的主動性。因此原則上侵略性只意指某些形式的主動性”。既然佛洛伊德傾向?qū)⑺袑儆诰S持生命所需的行為范疇中的事物置在愛羅斯這一邊,這促使我們必須問,究竟是什么界定了侵略性的行為;于此,混合/分離的觀念可提供一部分的解答。事實上,它不僅意指了欲力以不同的比例合成在一起的事實,也意味了分離基本上是破壞欲力的勝利,由于破壞欲力的目的在于摧毀那些愛羅斯相反地企圖建立與確定的整體。從這個角度來看,侵略性的確是一種極具解組與碎裂的力量。同樣地,某些如梅蘭尼•克萊茵(Melanie Klein)的作者所強調(diào),侵略欲力自童年早期開始,就一直扮演主導的作用。
*:如同我們所看到的,這樣的概念與那些出現(xiàn)在心理學中建立在侵略此一詞根上詞匯的意義演變截然相反。特別是在英文中,英格里虛(English)與英格里虛(English)在他們的《心理學與精神分析詞匯綜合辭典》中指出,就較弱的詞義而言,aggressiveness 最后失去了與敵意有關的涵意,變成“進取心”、“能量”及“主動性”等同義字。反之, aggressivity 一詞較未失色,更適恰地類屬于aggression,to aggress 的系列中(α)。
(α) 應注意,從術語的觀點而言,在佛洛伊德的語言中,[德文] Aggression 此一詞匯被用來同時指稱侵略(agressions) 與侵略性(agressivité)。
 
 

上一篇:精神分析詞匯8.情感affect
下一篇:精神分析詞匯 10他者情欲allo-erot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