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心理咨詢:陽具階段phallicstage (或phase)

晨曦小編 | 點擊:334 | 2018-11-21 22:23:48
青島心理咨詢師為您解讀好文:
陽具階段phallicstage (或phase)
繼口唇、肛門等階段之后的兒童期力比多組織階段,其特征為各股部分欲力在生殖器官主導下統(tǒng)合,但青春期生殖組織則不再如此。在此階段中的兒童,無論男女,只知道唯一生殖器官:雄性器官,性別的對立等于陽具/閹割的對立。陽具階段對應于伊底帕斯情結的巔峰期與衰退;此時最顯著的是閹割情結。
在佛洛伊德著作中,陽具階段(α)屬于晚期的觀念,因為它直到1923 年(《兒童期生殖組織》)才明顯出現(xiàn)。此觀念的基礎在于佛洛伊德有關力比多前后各組織模式觀念的演變,以及他對于陽具至上的觀點。為明確闡述,我們將區(qū)分這兩條思想路線:
1.關于第一點,我們知道佛洛伊德首先(1905年)認為兒童性(sexualitéinfantile)缺乏組織,因此與后青春期的性對立:只有隨著青春期到來,生殖帶至上確定之后,兒童才會脫離部分欲力的無序狀態(tài)。而肛門、口唇等前生殖組織的引進(1913 ,1915 年),間接地質疑了到目前為止一直移歸為生殖帶所擁有之組織力比多的優(yōu)位性;但它們仍只是所謂完備組織的“雛形與前驅階段”,“部分欲力的匯集與對于生殖器官至上的服從并未完成,或仍然十分不完備”。當佛洛伊德引進陽具期觀念時,他承認從童年開始真正的性組織即已存在,且非常接近成人的組織。“……它已可被冠以生殖之名,其中已出現(xiàn)一性對象,且性傾向某種程度地聚集于此對象之上;但它與性成熟之最終組織在一主要關鍵上有所差異:實際上它只知道唯一生殖器官:雄性器官”。
2.陽具至上的觀念早在1923年以前的著述中便已初具征兆。從《性學三論》一書開始,我們可見到以下兩個命題:
a)力比多“無論在男人或女人身上均屬男性性質”;
b)“女童身上主導的動情帶位于陰蒂,后者相當于雄性的生殖帶(龜頭)”。
使閹割情結觀念得以提出的“小漢斯”之分析,強調對男童而言的兩種選擇:擁有陽具或閹割。最后,《論兒童性理論》一文雖如《性學三論》均從男童的角度來考慮性的問題,但亦強調小女孩對陰莖的特殊重視、對它的羨嫉,以及相對于小男孩而言,她所感到的傷害。
*:佛洛伊德關于陽具期概念的要點見于以下三篇文章:《兒童期生殖組織》,《伊底帕斯情結之沒落》以及《性的解剖學差異之若干精神結果》。簡要地說,根據(jù)佛洛伊德,陽具期具有以下特征:
1.就發(fā)生學觀點而言,主導肛門階段之主動性/被動性“對立偶”,轉變?yōu)殛柧?閹割對立偶。而男性性質/女性性質的對立,則直到青春期才建立。
2.就與伊底帕斯情結的關系而言,陽具期的存在具有一重要角色:實際上,伊底帕斯的衰退(就男童而言)受閹割威脅所制約,此威脅的效力,一方面來自男童對自己陰莖的自戀重視,另一方面則來自他對女童沒有陰莖的發(fā)現(xiàn)(見:閹割情結)。
3.女童身上亦存在一種陽具組織。對性別差異的發(fā)現(xiàn)引發(fā)陰莖羨嫉;就與雙親關系的觀點而言,將導致對母親的不滿,因為她未給予小孩陰莖,并且選擇父親作為愛戀對象,因為他可以給予陰莖或其象征性對等物——嬰孩。因此女童與男童的演化并非對稱(佛洛伊德認為,小女孩并不認識陰道):二者重心均集中于陽具器官。
在精神分析史上,陽具期的意義——主要是女童的陽具期——曾引起重要討論。某些論者(卡倫?霍爾奈[K. Horney],梅蘭尼?克萊茵[Melanie Klein],厄尼斯特?瓊斯[Ernest Jones])因認為女童身上自始便有已是特定的性感覺存在(特別是對陰道腔的原初直覺認識),以致他們認為陽具期只是一種具防御特征的次級形成物。
(α)我們亦可稱為陽具期(phase phallique)或陽具位態(tài)(position phallique),這些詞匯所強調的是一種整合入伊底帕斯辯證的交互主體時期,而非一個嚴格意義的力比多發(fā)展階段。

上一篇:肛門-施虐階段anal-sadistic stage
下一篇:超我super-e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