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參加了晨曦青島心理咨詢中心的周四心理電影賞析活動,看的是《美國精神病人》,本片改編自布萊特·伊斯頓·艾利斯極具爭議的同名小說,是一部描述20世紀80年代末期美國都市生活的黑色社會諷刺片。
主角帕特里克·貝特曼(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是華爾街的驕子,炙手可熱的股票經(jīng)紀人,年輕有為的他每天給自己的客戶們賺進無數(shù)的美元。他絕對是個幫你管錢斂錢的好朋友。
這個年輕的小伙子受過良好的教育,英俊迷人,談吐風趣幽默。不過,這一切僅在白天有效。當夜幕降臨時,黑暗的無邊恐怖喚醒了貝特曼雙重性格中“devil”的一面。他是一個魔鬼。
一個穿著雨衣在大街上踟躕的魔鬼。貝特曼內心孤寂無靠,他需要一點點東西來刺激一下自己冷漠的感情。寂寂黑夜。貝特曼將一個個獵物綁架到他的豪華公寓,一點一點折磨,看著鮮血慢慢涌出,獵物痛苦地死去,一種莫名的快感襲擊著貝特曼。尤其是坐在那兒,悠閑地抽著雪茄,看著在房間里懸掛搖擺的軀體,貝特曼從未體會過如此的心悸與平靜。貝特曼的雙重性格讓他終日忙碌。
貝特曼夜晚殺人的記憶是那么的深刻,可是白天當他想去面對殺人事件時,殺人案發(fā)現(xiàn)場后發(fā)現(xiàn)被裝飾一新、尸體殘骸也消失了,仿佛說明兇案的一切都是存留在貝特曼想象中的。但那位老婦人的奇怪舉動卻一直無法說通。
看到這里作為觀眾我們的突然恍然大悟,這一切都是貝特曼的幻覺,他沒有殺人,他自己也開始懷疑自己的是否清醒。我們一群人看到這里后一開始陷入了到底貝特曼有沒有殺人的問題,直到電影結束導演并沒有澄清貝特曼到底是真的殺了人還是一切都是自己的幻覺,其實他是瘋了。
整場電影最終在一種不確定的結尾中落下帷幕。最后貝特曼跟律師的對話也是很有意義的,開始律師認為自己記錯了對方的名字,后來隨著貝特曼的陳述不斷地想要離開可是也被阻止,最后非常恐懼而沉默的聽完了所有的內容。
律師肯定知道這個人是誰,知道貝特曼不正常,不是真的殺人就是得了精神病。正如電影名字叫《美國精神病人》,我更傾向于認同貝特曼是個瘋子,一切都是他的幻想。
我們從他的人格結構和心理發(fā)展過程去分析他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如果他是精神病人,那么早在出生0-6個月時沒有得到很好地照顧,精神病發(fā)病根源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如果在3歲以內沒有得到很好地照顧時孩子易成為人格障礙。
我從電影中感受到貝特曼是內心是非常孤獨的,只有音樂伴著他,也沒有人懂得他的音樂。潔癖帶著強迫、自戀的通水感到無能、壓抑了很多憤怒、嫌棄別人、缺乏安全感、想融入這個群體可是不能融入、有很多沖突、仿佛冷漠才是最適合他的。這樣的他面對挫折時通過殺人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殺人時非常有秩序和老練,說明這是他發(fā)泄憤怒的唯一出口。
從心理學精神分析角度想要殺死讓自己不舒服的沖動屬于原始欲望,每個人潛意識中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可是因為有道德法律等約束的存在,我們實際上并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貝特曼白天和黑夜中兩種狀態(tài)其實并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有這種反差。《美國精神病人》更是表達了美國80年社會突然發(fā)展起來后人們之間相互攀比更多物質的時候精神世界是如此的空虛和無聊,豐富的物質世界對精神世界的沖突,這種沖突下很多人都是得了精神病。
現(xiàn)在中國發(fā)展速度也是非???,物欲橫流的欲望和心靈成長的滯后帶來的沖突中很多人開始有不同的心理障礙。為了賺錢很多人把全部精力用來賺錢上,對家人和孩子冷落和疏遠,這些情感上的斷裂也許會早就很多中國精神病人,我想哪怕少賺一些錢多給家人一些溫暖,像個蝸牛一樣的前進是否更有利于家庭和社會呢?
本文屬于晨曦心理咨詢中心原創(chuàng),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助理申請轉載并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