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這是網(wǎng)絡上流行已久的三句一體的一個小段子。當人們對某件事情感到迷糊,或是想裝瘋賣傻逃避某個問題時,都喜歡用這三句話來表達。這三句話大多時候表達的是一種倜侃。
然而,在生活中,如果有人不是倜侃,而是很嚴肅地用這三句話來描述自己時,它代表的可能是質(zhì)問,換句話表達就是:“我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子?”、“這是屬于我的地方嗎?”,“我怎么會做出這種事情?”。我們可以感受到說這些話的人正處于迷茫,壓力,無力感等等負面情緒之中。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也有這樣的疑問,那么是時候?qū)W會看清楚真正的“我是誰?”了。
你是否對現(xiàn)在的自己不滿意呢?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就做不到那么“優(yōu)秀”。比如說你羨慕外向的人,因為大家都喜歡,而自己總是被評論為內(nèi)向,不善言辭。你羨慕別人工作能力強又充滿上進心,而自己總是沒有動力,守著一畝三分地默默地勞作著,甚至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很多人就是在這樣的自我懷疑與自我攻擊中迷失了自己。想要看清楚自己的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在童年的成長經(jīng)歷中去尋找答案。
一位從小缺少父母關(guān)愛的孩子,與一位從小父母百般寵愛的孩子,前者一般會表現(xiàn)得內(nèi)向點。一位從小任何事情都被父母包辦的孩子,與一位從小大部分事情都能自己做主的孩子,后者一般各方面能力會更強一些。所以,你為什么會是現(xiàn)在的你?答案就在你的成長經(jīng)歷中。然而,父母只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有些人會把對自己的不滿轉(zhuǎn)移到父母身上,比如新聞中所講到的,一事無成的子女責怪父母把他們變了啃老族。這樣的人只能說明他們根本不清楚自己是誰,自己在做什么。
成年后的我們,很多思想與決策都是在延續(xù)童年的思想與決策。比如說一位走路不敢抬頭看別人的人,他可能是在避免眼神接觸,他沒有安全感,他有很多稱不上秘密的秘密害怕被別人知道。這樣的人可能是小時候在人際關(guān)系中受過傷害,被身邊的人小朋友“背叛”,被高年級的同學欺負等等。
想一想,你現(xiàn)在的人際關(guān)系問題,工作能力問題,你內(nèi)心擔心的,害怕的,焦慮的情緒,那些你懂得很多大道理,但就是沒有辦法邁出第一步去做的事情,你的這些“問題”會不會和小時候的某個事件對應得上呢?如果你能找到所有的事情的聯(lián)系,或許你就能很清楚地知道“我是誰”,“我在哪里”,“我為什么要這樣做”了。
有些人因為對自己不滿意,才會想要改變自己。因為不清楚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在哪里,所以一直無法改善自己。因為沒有勇氣面對曾經(jīng)的傷痛,所以一直逃避,回避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于是,一位糾結(jié),迷茫,痛苦,無力的你就出現(xiàn)了。所以,想要看清楚“我是誰?”,鼓起勇氣去暢游一下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吧,如果你害怕,你可以尋找一位耐心的小伙伴陪伴著你。
本文屬于晨曦心理咨詢中心原創(chuàng),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助理申請轉(zhuǎn)載并標明出處,謝謝。